巧学背单词安卓下载码
巧学背单词苹果下载码

网页版登录

巧学背单词

巧学背单词APP扫码登录

陈志文:给孩子择校的策略

本文摘自:中国教育在线

择校,本质是择同学、家长,务必要根据孩子个性特点,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。你的孩子你自己最清楚,天资如何?个性如何?这一定要客观。

  要不要择校?面对这个问题,我一般回答,当然,有条件为什么不择校?但同时,还要补上一句话,不能过度放大学校之间的区别,不可以做过了。

  择校当然是择好学校,但什么算是好学校?相信多数家长会说,条件好,老师好,最后成绩好。我想多问一句:你确定吗?可能未必。

 

  “学区房”这个词在中国目前非常流行,但是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,这个词是从美国来的。美国的基础教育治理中,强调公办学校保基础,保公平,因此公办学校一般严格执行就近入学的措施。美国公办学校硬件基本都是一致的,教师的工资也都是一致的(不像中国,表面工资与桌子下的工资是不同的,甚至差距很大)。那么他们的好学校怎么形成的?核心是什么?

  美国的好学区,特点基本一致,一般都是“高尚”社区,即富贵人群聚集的社区,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房子贵,房子大。为什么这类社区学校会成为好学校?仔细分析,无外乎两点:这类社区的学生,从遗传角度看,多数都不错,更重要的是,这些优秀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都比较高,从学习到生活,从小就有较为严格的要求,更能提供适合或者更好的支撑。

  看到这里你就明白了,优秀的家庭与父母聚集,形成了优秀学生聚集,从而形成了好学区。同时,优秀的教师总是更有选择权,在挣同样多钱的背景下,好的老师也自动向这类学校聚集,于是就逐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,好学校,好学区就这样形成了。

  因此,好学校,首先是因为优秀学生聚集。就如很多人说,北大清华的优秀,首先是聚集了中国最优秀的学生,而不是因为有最优秀的教授与最好的教学设施,比如当初的西南联大,从硬件来说,应该比不过目前任何一个大学。

  正因为此,大概就能明白各地好学校与好学区的布局原因了。比如在北京,西城区聚集了大量的中央机关,于是西城的好学区就比较多。海淀区则因为高校与中科院林立,于是好学校也扎堆。像中关村二小(老校区),这种逼仄到连一个像样的操场都没有的学校(原来的操场只是在两栋居民楼之间铲掉绿地划了几条跑道),也会成为好学校,原因就是因为其坐落在中关村核心地区,周边就是中科院与北大社区,我们大概就能想象到这所学校之所以会成为好学校的原因了。

  当然,因为历史原因,学校的硬件差距还比较大,师资因为背后的不同补贴,各学校差距也悬殊,中国好学校、好学区的外在特征比较明显,但中国好学校、好学区的基本特征与美国的特征差不多,即什么样的父母聚集。也正因为此,在北京海淀,好学校与学区的范围不断扩展,延伸。伴随上地IT产业以及软件园互联网企业的聚集,大量互联网企业码农与管理人群在周边置业,周边学校以及紧邻的昌平区的部分学校逐渐开始成为好学校,就是这个道理。

  明白这个道理后,再说择校。

  孩子的好坏,首先取决于家庭,父母,不是学校。

  第二,择校,本质是择同学、家长,务必要根据孩子个性特点,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。你的孩子你自己最清楚,天资如何?个性如何?这一定要客观,如果天资一般,或者个性放松,慵懒,一旦盲目追求最好的学校,其实就是把孩子绑架到了一个高速列车上,很容易让孩子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轨道,不仅辛苦,甚至彻底毁灭孩子的自信。

  第三,更重要的是,你对孩子的定位,实际决定了你的选择。你到底希望他快乐幸福,还是出人头地,成为精英?如果是前者,何苦那么辛苦地去择校?现在大学录取比例全部超过80%,1/3超越90%,毛入学率马上超越50%,大学进入普及化,考不上大学成为一个很困难的事情。无论在哪个学校,大学总是可以上的。另外,随着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进步,未来也不至于让孩子饿死吧?但如果你给孩子定位是出人头地的精英,可能就是另外一个选择了,学校尽量好一些。当然,即便是追求好一些,也不能违背第一个原则,适合!

  第四,男女有别。从一般意义上说,男女还是有别的,社会对男女的社会属性定义是不同的,多数女性还是相夫教子。如果你对女儿定位不是出人头地的精英,而是安稳幸福的人生,我强烈建议你给孩子选一个适合的,让她不必“踮着脚尖”走路的学校,而是可以放松地学习生活的学校,成为一个阳光透亮的女孩子。对于男孩子,其实没有退路,需要养家糊口,甚至为家庭家族担当,那我们不妨逼一点,推一下,选择一个压力更大的学校。当然,你坚持认为女孩子也需要更优秀,没有问题,只是需要考虑好她作为“白骨精”未来所将要面临的各种社会难题。

  很多人可能更喜欢取其中的策略,即一个还可以的学校,我觉得这个考虑适合多数人,只是,有多少家长真的是这样做的?一旦有更多选择权,多数人还是想选择更好的学校,而不是取中,或者更适合的。

  毕竟多数人在选择上余地有限,如果一旦未能如愿,甚至是中了下下签,其实也没有必要懊恼,天塌不下来,也没准是好事情。在一些地区,正在把优质高中资源与不同层次学区的小学初中对接,进行有限竞争,更重要的是,在这类学校,一个优秀的孩子,甚至资质一般的孩子,更容易脱颖而出,更容易获得自信。尤其是对于一些男孩子,周围同学的复杂,客观上锻炼了自己面对复杂社会的能力,毕竟,未来在社会上,我们是无法选择我们的同事、领导的,从小锻炼,也是一件幸运的事情。

  总之,有条件当然要择校,取中还是适合多数人的,不宜太较劲,太神经。但不能如愿,也会有所得,千万不要因为不如意而灰心丧气,一个人最后的命运不是上什么小学、中学决定的,也不是大学决定的,而是父母影响以及自己的努力决定的!